(衣晓峰 江丽波) 有偏头痛与眩晕症状的人,一定不要贪杯,少喝或是不喝酒水、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以免过了“嘴瘾”伤了身体。
前不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眩晕防治日”及“世界眩晕防治日”的首倡者、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二科主任王中卿教授指出:目前国内外众多学科专家一致认为,偏头痛相关性眩晕即前庭性偏头痛,已经上升为仅次于耳石症的第二位眩晕性疾病,必须引起同行高度重视,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防范。眩晕和偏头痛经常相“勾结”王主任解释说,眩晕主要是一种运动错觉,常伴有天旋地转、漂浮感、平衡障碍或“醉酒感”等症状。
在我国,人群眩晕发病率约为5-8%。按14亿人口计算,国人每年发病率达1亿人之多,涉及神经科、骨科、耳科、心理科、急诊科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范畴,并已形成了独立的眩晕医学体系。作为临床发病率极高的门诊三大疑难主症之一,眩晕性疾病的致病原因非常复杂,国内虽已逐步认识和重视起来,但其漏诊、误诊率依然居高不下。在西方国家,估算误诊率约达80%。而经常与眩晕症相”勾连”的偏头痛,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人群患病率为5-10%,由于发作时一侧头痛最为突出而得名。此病多起始于儿童和青春期,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2-3,临床表现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的头痛及频繁复发为主要表现,多为偏侧疼痛,一般可持续4-72小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研究表明,约有20%的偏头痛患者易伴发头晕、眩晕的情况,2012年由国际头痛学会将这类眩晕命名为vestibular migraine(VM)并确立了诊断标准,中文翻译为“前庭性偏头痛”。世界卫生组织根据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结果,将偏头痛为第六位致残性疾病。为什么偏头痛和眩晕喜好结伴而行呢?王中卿解释说,偏头痛及前庭性偏头痛,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就像一棵树上结的两个果,在不同时期对神经系统内部与偏头痛和眩晕有关的组织、细胞同时进行“策反”,引起病理改变,致使偏头痛、头晕、眩晕纷至沓来。针对这一现象,王教授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如果将偏头痛及前庭性偏头痛合并统称为“偏头痛-前庭综合征”,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其病理生理机制,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临床重新科学命名道理何在?王中卿教授的理由如下:一、在人们对偏头痛认识的早期,由于发病时主要表现为一侧头痛最为突出而得名,是粗浅的以单一症状命名的;二、偏头痛实际代表的是一组临床综合征,身为常见的遗传性慢性全身性神经血管性疾患,这组综合征不仅诱发偏头痛,也会产生前庭损害的症状,出现头晕、眩晕的同时,也会殃及身体其它系统,如发生心脑血管狭窄所致心肌梗塞、脑梗塞的概率,普遍高于无偏头痛的患者。三是从字义理解上,前庭性偏头痛从属于偏头痛,经常被人们误认为是以头晕或眩晕为主要表现的头痛病,因此概念混乱而模糊。王教授指出:实际上,两者是并列关系,约为6%的前庭性偏头痛病人仅表现为眩晕发作,也可以眩晕发生在偏头痛之前,这些患者病程中均无明显头痛的病史和症状,如果医生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前庭性偏头痛”,而患者往往认为自己只有头晕、眩晕,而没有偏头痛,这说明对“前庭性偏头痛”中“偏头痛”的诊断不理解。临床中,前庭性偏头痛的症状囊括了前庭外周性异常、前庭中枢性异常的特征,有人将其形象地称为“变色龙”。多变性集中显现出每例病人的发作或同一患者的每次发作,其症状和临床表现千差万别,大相径庭,以眩晕为例,如自发性眩晕、位置性眩晕、头动性眩晕、大型场景诱发的眩晕。
管住嘴,不食用刺激性饮品王中卿特别强调,某些特定的体内外环境突然改变,如声、光、电的刺激或者特殊性饮食,均会扣动偏头痛及前庭性偏头痛的“扳机”。日常中,许多人往往对多种食物不耐受,尤其是各种酒精类、咖啡因类物质,十分容易招惹来眩晕和偏头痛。这是因为酒精类饮料特别是红酒、浓啤酒里面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酪胺酸,正是酪氨酸的浓聚,才让偏头痛和眩晕兴风作浪的。相比之下,白酒、伏特加这类无色酒的酪胺酸含量较低,对人体神经刺激轻微些。同样,具有咖啡因类的饮品如咖啡、浓茶、红牛、可口可乐等,饮用后时常让眩晕或偏头痛立即发作或次日“发威”。王主任指出,在当前时髦的酒吧文化氛围下,这类患者喜欢泡在灯红酒绿的甜蜜中,浑然不知酒精、咖啡类饮料就像幕后隐形的“毒药”、“毒品”一样,使自己的生活反复沉浸和循环在酒精、咖啡兴奋后的头痛、头晕、眩晕和无以名状的困倦萎靡、头昏心悸、周身乏力、四肢酸软、便溏腹泻的痛楚中。王中卿由此告诫:“美酒加咖啡,不是所有人都能来一杯!”其他食物如含苯乙胺的巧克力的食物,发酵类食物如干酪、乳酪、酸奶、发酵面包、酸菜、酸菜汤;水果如柑橘类水果如柑子、橘子、柚子、柠檬等,这些食物摄入后,往往也会加重偏头痛及前庭性偏头痛的程度,特殊人群尽量少食为佳。王教授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避免以上诱发偏头痛的因素,对控制本病的袭扰至关重要,这一条要贯穿始终,才会减缓发作的频率,减少头痛和眩晕的“双重夹击”。
时下,眩晕症一个不争的状况是“一高三低”,即发病率高,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治疗有效率低。大多数吃瓜群众,乃至部分大中型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对眩晕症缺乏了解,甚至将只是少数的“脑缺血、颈椎病”等诊断覆盖了绝大多数的眩晕诊断,严重误诊误治并大量消耗医疗资源。王中卿主任表示,大量眩晕症未能得到及时有效诊治的现状,必须唤起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注,迫切需要对公众及医务人员进行眩晕知识的科普教育,迫切需要推广眩晕诊治科学理念,并使眩晕精准医疗常态化。
新闻链接 “中国眩晕防治日”及“世界眩晕防治日”的概念为王中卿主任在2014年首次提出,他建议将每年6月9日作为眩晕防治日。王主任解释,之所以设计和挑选“69”这两个数字,是受到了旋转的太极球的启示,因为人在眩晕时,就像太极球在翻转。“69”两个数字使公众对眩晕的卫生纪念日留下了鲜活深刻的印象,继而唤起民众对身心健康持久的追求。2016年10月15日,王中卿主任在哈尔滨市主持召开了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分会第一次会议,会员来自全省各地70余家医院150多名医生。包括耳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中医科、急诊科、老年病科、儿科、康复科及相关科室。经选举,王中卿担任学会首届会长,同时全体与会会员进行表决,通过将每年的6月9日确定为“中国眩晕防治日”,并倡议成立全球“世界眩晕防治日”。2019年5月26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委员会第三届常委会在河南郑州市召开。王中卿主任阐述了关于建立“中国眩晕防治日”和“世界眩晕防治日”的倡议及重大意义,得到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怀亮教授及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子明教授的高度评价和赞许,并这两个国家级眩晕学会同时倡议将每年的6月9日确定为“中国眩晕防治日”和“世界眩晕防治日”。
今年“眩晕防治纪念日”的主题是:“美酒加咖啡,偏头痛与眩晕莫贪杯”。#爱上美好龙江#
以上就是关于头痛,不宜,吃,什么,食物,衣,晓峰,江丽波,有,的菜谱做法,更多美味食材做法请查看美食做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