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是什么鱼?

我国水域辽阔,江河湖泊纵横交错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也推动了水产资源的飞速发展,可以说我国的水生动植物品种包罗万象,而其中鱼类生物就是这些水产资源当中的主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鱼类的营养价值慢慢被人们发现,并逐渐成为餐桌上的常客,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被称为“绝命毒师”的河豚。河豚是一种非常美味的鱼,与鲥鱼、刀鱼齐名,并称为“长江三鲜”,呆萌可爱的外表之下隐藏着杀伤力极强的毒性,这样强烈的反差让人也是欲罢不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河豚吧。

河豚是什么鱼?

关于河豚你知多少

河豚是硬骨鱼纲鲀科鱼类的统称,也可以指一种淡水哺乳类动物。在外表特征上,河豚没有腹鳍以及脊椎上的肋骨及腰带骨,但河豚的腹部能力却拥有极强的收缩能力。当它们在抵御外敌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吸收大量的水和空气,让身体瞬间膨胀,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河豚“气鼓鼓”的表现形态,十分呆萌可爱,据悉河豚要四五个小时之后,身体才能恢复原状。

而河豚抵御外敌的真正手段就是河豚毒素,由于不同种类的河豚,所含毒性以及分布范围不同,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杀食河豚的难度。为了更安心地吃河豚,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培育养殖无毒河豚,归咎于河豚丰富的营养,目前河豚已然成为各大市场上的“舌尖上的美味”。

河豚是什么鱼?

河豚要怎么吃营养如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有食用河豚的历史记载,而在民间更是素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在营养价值方面,河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DHA、不饱和脂肪酸等诸多营养成分,对于人体益处多多。

据悉河豚的毒性是氰化物的1200倍,是名副其实的“绝命毒师”,一般河豚鱼肉内含的毒较小,主要集中在河豚的肝脏、卵巢以及血液当中。因此建议在吃河豚之前,需要进行严格加工处理工序,用小刀割去鱼鳍和鱼嘴,同时剥去鱼皮,接着剖开鱼肚取出鱼肠、肝脏、卵巢和肾等含剧毒的内脏,再把河豚的肉一小块一小块的放进清水中将上面的毒汁漂洗干净即可。而河豚的吃法也是十分丰富,煎炸烹煮无所不能。

河豚是什么鱼?

河豚的养殖前景

由于河豚的毒性很大,此前是明令禁止在市场上销售和食用的,但是河豚的营养价值却是无可厚非的,肉质鲜美细嫩,受到广大食客的青睐。随着禁令的解除,人工养殖的河豚逐渐占领市场,河豚的养殖非常简单,特别是在网箱养殖中,它具有灵活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而在市场方面,河豚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市场,日本、韩国等过得河豚也十分出名,目前我国人工养殖的大部分河豚都会出口到这些国家。正是其国际市场的涉及以及需求的火热,造就了河豚广阔的养殖前景。另外我国的河豚基本上都会出现在高档酒店,且售价较高。

河豚是什么鱼?

河豚的人工养殖技术

1、池塘和鱼种的选择

河豚喜欢干净的水质,因此养殖河豚的池塘首先要选择没有水质污染的地方,同时要保证有充足的水源条件,便于取水和排水。而养殖河豚也必须要选择正宗的鱼种,同时要符合健壮、活跃、没有伤口和病害等特点。另外,在放养河豚鱼种前,还需要提前对鱼种和池塘进行消毒。

2、温度和水质条件

河豚对于温度和水质等生长环境条件要求较高,所以在养殖河豚之前,就要重点关注这些因素。在温度方面,河豚适宜的生长温度建议维持在9-32摄氏度之间,因此要时刻观察池塘水温的变化,尤其是在高温或低温季节,要及时的进行降温和保温措施。而水质方面则要求干净、无污染,可以不定期加入新水,同时每个月也可以大换水一次,来改善水质。

3、食物喂养

喂养河豚的时,首要就养帮助河豚养成定点进食的习惯,一般每天可定点投喂两次,饵料以湿的颗粒饵料为主。若水温下降,则需要根据河豚的摄食情况适当的减少投喂或不投喂,在喂食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将残留的饵料及时捞出,以免造成水质污染。

4、捕捞上市

在繁殖密度过大或有个体差异时,就要及时捕捞,并将大鱼和小鱼分开饲养。目前国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河豚,但由于各地的上市时间不统一,所以建议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开始捕捞上市销售。

河豚是什么鱼?

综上就是对于河豚的全部内容介绍,河豚看起呆萌呆萌的,生气起来还会鼓成圆球,如气球一样浮到水面上,十分可爱。另外,河豚毒性非常大,但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挡人们对于饕餮美味的追求。随着河豚养殖技术不断发展,河豚逐渐成为了我国的主流菜品之一,但在养殖河豚的时候,需要注意要根据《养殖河豚鱼鱼源基地备案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来进行操作,同时做好相关的市场风险分析,这样才能为河豚养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你有吃过河豚吗你喜欢这种呆萌的舌尖美味吗欢迎留言讨论。

扩展阅读:2019水产养殖什么利润高?这五类项目值得考虑! - 惠农网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河豚是什么鱼的菜谱做法,更多美味食材做法请查看好吃的家常菜怎么做

内容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本文地址:http://www.gxo3.com/article/4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