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时候,北京人串门都喜欢提个点心匣子,送给亲戚朋友。北京人爱吃点心的习惯,至少可以上溯到700多年前的元代,金受申先生曾经考证说:
依照蒙古习俗,郊天、祭神、岁时,都得用牛油做的饽饽奉祭祀。建都伊始,一切草创难周,宫廷尚未设置御膳房,于是这种祭祀的饽饽,一律交由点心铺承制……食之者众,饽饽铺乃变成最赚钱的生意啦。
虽然说之后历经朝代更迭,牛油类的点心也不时兴了,但爱吃各类点心的习惯却在北京牢牢地扎下了根,而且数百年不变,点心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前几年,首都博物馆办了一个老字号展览,列举了民国时期著名的点心铺和糕点名品,比如致美斋的萝卜丝饼,和兴斋的玫瑰饼,正明斋的萨其马,大顺斋的糖火烧,从大的类别来看,可以分为汉式、满式和清真,它们之间的最大区别其实就在于用油。
汉式点心主要用大油,也就是用猪油来调和,特别是像翻毛月饼这样酥皮点心,要用大油来起酥。所以过去的老饽饽铺都有个损招,为了防止伙计们偷吃点心,在他们刚来的时候,所有点心免费吃三天。点心在过去属于奢侈品,好多新来的小伙计还从来没吃过,刚做得,还烫嘴呢,就不停嘴地抓起来吃。大油做的点心,热的时候,闻起来香,可其实吃起来特别容易腻,需要冷却之后才能入口,结果大部分点心铺子的伙计,就因为这前三天敞开吃,弄得一辈子都吃不了点心了。
满人特别喜欢奶制品,宫廷里的奶点心也尤其多,我在看《清宫内务府档案》的时候,曾经发现过宫里两种奇特的奶点心,一种是“每品用奶子80斤”,还有一种是“每品用奶子50斤”,而且这样的点心,每次皇上吃的时候,一传就是3到5份,一份用奶要80斤、50斤,这是什么样的点心,我们今天已经不可考了,但是足见满人有多喜欢吃奶制品。
还有,《红楼梦》的第十九回,“元妃省亲”之后,贾元春回贾府的时候,特意从宫里赐了“糖蒸酥酪”给宝玉,宝玉想留给袭人,没想到后来却被李嬷嬷抢着给吃了。这所谓“糖蒸酥酪”就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老北京奶酪,只不过那个时候是蒸的,现在是烤的。所以老北京的满式点心,很多都是指奶油的,比如萨其马、奶皮花糕、奶饽饽,等等。
清真点心喜欢用香油,这个传统到现在一直保留着,您要是进一些像桂香春、大顺斋、桂顺斋这样的老店,那种香脂味都会扑面而来,很多类别看着很相近,但用的都是香油,从口味上有着根本的区别。
那么北京人过年的时候为什么喜欢送点心?首先来说,按老年间的习俗,新年初始是不能干活的,不能做饭,那吃什么呢?所以年前的时候,就要把这些天的饭都做出来,《北平风俗类征》说“祭灶之后……各家皆蒸点心、储肉将为一二十日之费”,作者李家瑞说的“一二十日”指的更多的是大户人家,但普通人家起码也要准备出大年初一到初五的吃食。那么这个时候送点心,一方面是符合别人的生活需要,还能调剂人家家的口味,另一方面,刚才咱们说了,糕点在过去属于奢侈品,送礼的时候,这属于拿得出手的好东西了,馈赠亲友,当然就很有面子。今天,糕点已经不算什么多金贵的东西了,但是过去的这种价值惯性、习惯惯性,已经让过年送点心成为一种北京人非常固定的年俗了。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喜欢,点心,北京人,什么,礼物,过,年的,的菜谱做法,更多美味食材做法请查看好吃的家常菜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