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餐分 “中华料理”和 “中国料理”,前者经济实惠,多由日本人或是老华侨经营,你很少能在那吃到正宗的中餐,多为适合日本大众口味的改良版,后者提供地道中国菜,价格相对比较贵。“中华料理”登陆日本的历史不过百余年,在追求西化的明治时代不被看好,店里推出的大肠盖饭不对日本人胃口,他们受不了店里的大蒜味,加上甲午一战日本打赢后,“整个社会都弥漫着蔑视中国的气氛,将吃中华料理的人视为贱民”,而赴日的中国留学生视日本料理为 “野人饮食”,说好吃生食的日本人跟野人毫无二致,双方互相看不顺眼。
谁能想到,日后成为 “国民饮食”的日本拉面竟是出于横滨中国人聚居区。明治八年 (1875)横滨至上海定期航线开通后,短短12年间,在横滨居住的中国人已增至2573人,有的在街头支起了路边摊,专卖 “中式面条”,它与日本人熟悉的其他面食不一样,不似荞麦面那么容易断,又不像乌冬面粗又滑,因为制作过程中加了碱水,颇有嚼劲,面汤用的是肉汤,加少许盐和煮熟的猪肉切片,“这在近代以前禁止肉食的日本是难以想象的”。他们称其为 “南京荞麦面”,不是指发源于南京的荞麦面,而是其形状接近荞麦面,以南京代称中国,大抵是受明清中日贸易往来影响,当时商船主要从中国沿海诸港如南京、上海、宁波等驶往日本长崎港,来自南京地区 (包括苏浙皖在内的江南地区)的货物种类丰富、质量又好,日本人便将中国的精良瓷器称 “南京烧”,来自中国的大米称 “南京米”,产自中国的座钟称 “南京钟”,久而久之,南京成为中国代名词。
1910年,原横滨税务局职员尾崎贯一在东京浅草区开设 “来来轩”餐馆,雇了12名中国厨师,主打适合日本人口味、“营养丰富的中国菜”如 “中式面条”、馄饨及烧卖,每道菜定价便宜,“面条和点心只要7钱 (100钱约等于今1日元)”,单点一道就能让人吃饱肚子,“来来轩”的诞生被视为日式中华料理的开端,拉面评论家大崎裕史将1910年视为 “拉面元年”。大正 (1912—1926)以后,尤其是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南京荞麦面”以价格低廉、滋味鲜美出圈了,在日本中下阶层流行开来。至于人们什么时候开始称 “南京荞麦面”为 “拉面”(ラーメンRamen),该词又是如何来的,众说纷纭,大致是二战后才有这种叫法,与拉面风靡日本几乎同期。日本被占领期间 (1945—1952),源源不断的廉价小麦从美国进入,以减轻当地大米短缺的负担,其结果是日本饮食习惯的变革,如日本农林水产省赤城宗德1952年在演讲中所说,“几个世纪以来,我们的主食以大米为主。现在我发现城市甚至农村,人人都在吃面包而大米消费量持续下跌”,过剩的美国廉价面粉和从中国回来的士兵带动了拉面的消费增长。
与此同时,日本战败后,从中国大陆返回日本的士兵、侨民及在战争时期强行移民到东北三省的 “开拓团”成员,碍于生计所迫,回国后做起餐馆、开卖中国饺子 (其实是煎饺),以廉价、高油脂、提供充足能量俘获食客的胃,与拉面形成绝配,凡是有拉面馆的地方,必然有饺子,而且它是作为拉面的配菜存在。其时正值日本经济社会转型期,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到外面吃饭,需要在繁忙的工作间隙摄入制作快捷、方便食用的高卡路里食物,支撑他们战后重建工作。多年下来,中国式面条经各地区演绎逐渐走出了日本特色,如东京的酱油拉面和札幌的味增拉面,由于日本拉面味道比较重,以白米饭配面的情形常见,再来上几个煎饺,咬一口,咔嚓一声,肉汁从薄皮渗出,从口中扩散开来,又想多吃点米饭了。
说到饭,中华料理中还有道天津人都没听说过的 “天津饭”,在日本却被视为 “来自中国的食物”,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天津饭乍看像蛋包饭,具体做法是在搅匀的蛋液中加入蟹、虾、葱、香菇等配料后炒熟,盖在米饭上,再在上面浇上芡汁,关东嗜甜,以番茄酱勾芡,关西则用酱油和盐。有说它是“来来轩”厨师的杰作,也有人认为出自大正时代大阪一家名为 “大正轩”的中餐馆厨师之手,因为利用天津盛产的梭子蟹制作得名,还有人直接将天津饭与1909年赴神户交流的天津厨师马莲慧联系起来,迄今没有定论。说它是 “日本自主发展起来的独特中餐”亦不为过,就像去北海道必吃的 “成吉思汗羊肉”,据说是源自成吉思汗,其实古代蒙古人很少吃烤羊肉,常见做法是将羊肉块与内脏水煮后蘸盐吃,北海道作为率先开始养殖绵羊地区,有充足的羊肉供应,而烤羊肉用的锅具和蘸酱的调味料都是日本独自研发而成,与成吉思汗无关。可当你大口吃肉时,谁会去管这道菜来自哪里?吃,才是最重要的事。
以上就是关于日本,的,味增,和,中国,什么,相似,有名,面食,的菜谱做法,更多美味食材做法请查看好吃的家常菜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