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为什么把西红柿的种子,西红柿有种子吗

我第一个学会的菜是西红柿炒蛋,很多小伙伴和我也一样吧,这道菜制作简单口味鲜美,不需要添加味精就已经非常可口了,用汤汁拌饭我能吃两大碗。

墨西哥为什么把西红柿的种子,西红柿有种子吗

可是现在我做这道菜的时候原料却变了,以前只需要使用盐的菜,现在却要添加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东西——番茄酱。

这是因为现在的西红柿普遍不怎么酸了,而且香气也大打折扣,如果不加一些番茄酱口味就会变得相当寡淡。有一次番茄酱恰好用完了,做出来的东西就十分令人疑惑——我是不是做了一个甜椒炒蛋?

墨西哥为什么把西红柿的种子,西红柿有种子吗

为什么番茄变味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身边的小事。

番茄简史

虽然我们对番茄非常熟悉,但是一定得知道人家可是十足的“入侵物种”,历史向前推个几百年我们的祖宗可是从来没见过这等美味的。

墨西哥为什么把西红柿的种子,西红柿有种子吗

番茄原产于秘鲁,也就是草泥马(羊驼)的故乡,随着大航海的兴起才传播到北美与欧洲。不过番茄一开始的传播并不是以食物的身份,而是观赏植物,还给它起了一个非常美妙的名字——爱情苹果。因为番茄自身的叶子与茎有一种不太好闻的味道,所以当地原住民一直想当然地认为它的果实是有毒的,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狼桃”(这种起名法和我们小时候随处可见的“蛇莓”有异曲同工之妙,狼吃不吃番茄我是不知道,反正蛇是肯定不会吃蛇莓的)。

墨西哥为什么把西红柿的种子,西红柿有种子吗

后来嘛,这么好吃的东西肯定是会有胆子大的人愿意试一试的啦,19世纪上半叶的时候,有一些法国人和西班牙人开始食用番茄,不过这在其它国家依然非常少见。在明朝,来到中国的传教士将番茄种子也一起带来了,可以预见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人民对这种或许能吃的“观赏植物”并不太感兴趣,主要原因还是产量低,没有人愿意用宝贵的土地种番茄。

墨西哥为什么把西红柿的种子,西红柿有种子吗

真正让番茄成为一种重要蔬菜的时机是美国的南北战争。为了保证军粮供应,番茄这样生长周期短,适合做成罐头且相当刺激食欲的蔬果成了完美的原料。战争结束后,有关番茄的需求就从退伍士兵向平民之间传播,相关农业学家也开始培育更可口,更肥美国的新品种,第一个现代杂交番茄品种Paragon于1870年开始推广种植,很快它就顺理成章地风靡全美,成为一种人人喜爱的主流食物。可以说是美国成就了番茄的时代。

墨西哥为什么把西红柿的种子,西红柿有种子吗

成也美国,败也美国

我国的番茄流行要到1950年之后,新中国引进了多种国外的先进农业成果,其中就包括优秀地番茄品种,在中国的土地上没有多少番茄易患的病虫害,所以番茄长得非常好,也迅速获得了中国人民的喜爱。

但是在大海彼岸的美国,这一切已经开始发生了转变。

回想一下小时候的番茄吧,是不是一种非常鲜嫩多,非常脆弱的果子?是的,所以传统番茄的种植其实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工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才能在保证番茄烂掉之前将其送到市场上。

墨西哥为什么把西红柿的种子,西红柿有种子吗

那么之前的世界番茄生产中心——出产了全美超8成番茄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山谷是如何建立起这样庞大的产业的呢?答案是墨西哥劳工。

在二战时期,美国引进了大量墨西哥劳动力,用来补充战时不足,这些劳工的待遇很低但是工作量很大,非常为资本家所喜爱。不过这些劳工都是暂时引进的,有一个专门管理相关事宜的法律叫《墨西哥劳工法案》,而1962年这是到期的日子,与这些廉价劳动力签订的合同必须要废止,所有劳工必须回到墨西哥。

墨西哥为什么把西红柿的种子,西红柿有种子吗

这对于番茄种植业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那有什么办法呢?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两个美国工程师发明了自动番茄收割机,这种机器能够将番茄整株拔起、除掉枝叶、直接进入清洁和运输环节,能够省下大量的人力,足以应对没有劳工的未来。

可是机器毕竟不是人,不会那么精细,那些脆弱的番茄经过这么一折腾全烂了。

墨西哥为什么把西红柿的种子,西红柿有种子吗

要怎么办呢?相信你也想到了,没错!“改良”品种,让番茄变得又硬又生,寡淡无味。这样就可以完美适应机器的轰鸣了。

我国这些年也已经引进这些“优良品种”,比如金鹏、粉百利,这些品种的番茄确实更易栽培,也更易运输了,但是它们也变得……更难吃了(当然口味变差不仅仅是品种的问题,与肥料和环境也有一定关系,但品种一定是主要因素)。

墨西哥为什么把西红柿的种子,西红柿有种子吗

所以……伴随着劳动成本的上涨,有一些东西可能真的要一去不复返了,不过你要问我是愿意穷着吃有机食品还是富着吃工业食品……那我大概还是会选后者吧!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的菜谱做法,更多美味食材做法请查看好吃的家常菜怎么做

内容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本文地址:http://www.gxo3.com/article/9873.html